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城市更新过程中,建筑垃圾从城市“负担”变为建设“材料”,在循环利用中找到了新的位置。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技术的创新,更需要发展理念的更新。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打造低碳、环保、节能城市,就是要通过资源利用最大化,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3月27日,记者从西安外环高速建设项目处获悉: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消纳建筑垃圾600余万吨,减少建筑垃圾占地约3000亩。据估算,仅此一项就可节约工程造价约1.7亿元,减少建筑垃圾清运消纳费约2.5亿元,共计4.2亿元。
西安外环高速建设项目采用砼砖分离设备,将建筑垃圾转变为再生骨料,代替部分碎石,应用于路面基层及底基层的铺设和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作;采用筛分出的大粒径(8—24cm)建筑垃圾再生块料,替代传统的沙砾或漂卵石,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这系列创新技术将建筑垃圾变为合格的建筑材料,应用于高速公路建设当中,既节省了建筑垃圾处置费、减少了土地占用,又大幅降低了工程建设造价,更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了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目前,我国建筑垃圾普遍采取堆放和填埋方式处理,综合利用率不足5%,远低于日、韩、德、美等国家和地区。这既破坏生态平衡,又造成资源浪费。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北段建设时,项目处启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相关课题研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建筑垃圾生产、施工、试验检测、评定标准等技术指南,使建筑垃圾实现了从生活系统固体废弃物到生产系统建筑材料的“华丽转身”。经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课题鉴定专家组认定,相关技术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在全长70.16公里的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进一步大规模推广,有效解决了西安市周边建筑垃圾处理难题,为保护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助力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打造交通行业“绿色公路、品质工程、智慧交通”的示范工程。 (记者 郑斐)
来源 | 陕西日报
监制 | 孙文生
审核 | 余诚忠
责编 | 王 皓
编辑 | 赵志鑫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