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江苏省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圆满召开。
发布会强调,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收官之年,江苏省上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同时,针对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状况、农村环境状况和辐射环境状况这七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十三五”时期,江苏省在首轮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比如全省PM2.5浓度首次“破4”(年均浓度低于40微克/立方米);国家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清零,环境信访总量连续三年下降;建成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成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试点省”等成效。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1—4月,江苏省PM2.5浓度同比下降8.7%,优良天数比率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主要环境指标均稳步提升,实现了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的良好开局。综合来看,江苏省第一季度环境质量主要指标季度均值好于去年同期。
但是,3月份全省环境质量“由优转劣”态势凸显,空气优良天数比率、PM2.5浓度和水质国考断面优Ⅲ比例同比均变差,且绝大部分地区3项指标均全面下滑。因此,为确保二季度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向好势头,必须组织新一轮的攻坚。根据省污染防治指挥部的部署要求,江苏省省生态环境厅及时启动了“春夏攻坚”。
会上,就碳中和碳达峰的大方向目标,省生态环境厅表示将重点通过编制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制定印发《江苏省生态环境厅2021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计划》,积极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这三项工作来推动这场变革。
同时,长江生态系统恢复还处于起步阶段,水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一个长期过程,长江的食物链系统仍然比较脆弱,仍须给水生生物留出更多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长江生态保护工作依然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问题。
此外,针对太湖治理的工作重点,省生态环境厅也做出明确指示,提出了以下五项治理工作:
一、以控源截污为关键,实现外源减量;
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实现内源减负;
三、以生态修复为手段,实现生态扩容;
四、以优化调度机制为保障,实现科学调配;
五、以“两个确保”为底线,实现精准防控。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