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发挥生态环境优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21年9月6日 15:43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内涵丰富、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博大精深,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认真学习贯彻,把生态环境保护与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高度融合、深度化合,一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既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又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服务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彰显新担当。

  

  一、用心用力用情,做好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施“十四五”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程,制定精准科学实施方案,进一步解决百色老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保护好珠江流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功能区、水系源头区”,努力打造山青水净天蓝的美丽老区,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加大对民族自治县生态环保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和乡村振兴;实施生态护边工程,加强边境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边疆巩固、生态富民、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加大对定点帮扶的金秀瑶族自治县支持力度,2021年,我厅安排专项资金650万元支持金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定点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水平。厅领导分片包干,深入调研,组织“庆祝建党100周年·学党史办实事·促团结助振兴”主题活动,指导帮扶产业发展;专门赴生态环境部集中推荐特色农产品;协助定点帮扶村举办2021年金秀圣堂山杜鹃花旅游文化节;大力宣传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瑶族群众汪云贵先进事迹,积极支持其返乡创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驻村干部举办假期(周末)辅导培训班等,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笑在一起。另外,机关干部职工自发为因交通事故受伤的村民捐款3.34万元,帮助解决燃眉之急。总结经验、建立机制,签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合作协议,持续助力金秀绿色高质量发展,建立生态文明实践培训基地,提升乡村振兴“形实魂”,打造生态文明与民族团结示范区,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美、百姓富、民族和睦、团结稳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二、扶技扶智扶志,做好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生态环保技术智力文化帮扶,增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后劲和实力

  创新方法模式强化造血功能。深化互联网碳汇扶贫民族地区试点示范。2020年,我厅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岩脚村开展碳汇精准生态扶贫项目试点,率先打造“互联网+生态建设+精准扶贫”新模式,成为广西首个将互联网与碳汇扶贫相结合的民族地区。企业和个人(贫困户)通过参与碳汇项目,获得收益的同时,也为民族地区碳减排作出贡献。2020年,项目受益农户共141户,参与团购企业5家,线下购碳次数501人次,共售碳汇树木70228株,购碳资金收入21.1万元。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总结试点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互联网+生态”红利。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制定印发结对挂点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帮扶计划(2020—2022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支持结对挂点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融合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近年来,我们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党恩 跟党走”主题教育,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等主题活动,广泛弘扬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参加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歌咏比赛,录制具有民族元素《让中国更美丽》MV,获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一等奖;创作原创歌曲《壮美新时代》入围区直机关“感党恩 跟党走”系列活动原创歌曲大赛。在定期举办的香港、澳门国际环保展,中国—东盟环境论坛等,突出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的民族品牌,将广西城市发展与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新面貌呈现给国内外公众。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挖掘广西生态环境保护与民族团结进步的特色亮点,用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这一国际平台,着力讲好壮美广西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广西故事。

  三、提气提质提效,做好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创建工作,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增强绿色发展亮丽底色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助力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2016年以来,我区已成功创建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6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县。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做实生态示范创建成效成果,持续加大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自治区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建立健全机制,助推乡村振兴制度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并加强项目资金监督,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加强边境县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兴边富民,加大对边境县的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支持力度,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系统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土壤污染防治。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山水林田湖一体治理机制,引导绿水青山保护开发,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