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经省政府研究,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我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和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提高我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完善城乡低保标准的量化机制。
《意见》规定,从2022年起,各县(市、区)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按当地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40%和45%-55%确定。对低保标准尚未达到指导区间的,采取逐年加大提标幅度的办法,逐步达到指导区间;对低保标准超出指导区间的,保持相对稳定,逐步使之与当地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相协调。低保标准不在指导区间的,要在两年时间内采取措施逐步调整在区间内,使之与当地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相协调。如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下降年度,要保持标准的相对稳定,不作调整。
《意见》明确,城乡低保标准由各设区的市在每年6月底前确定,各市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物价变动情况和辖区内各县(市、区)差异,适度进行调整,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记者 高建华)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