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安吉:“14420”工程打造县域秸秆全量化利用模式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2日 10:31    作者:    文章来源: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土壤处

  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是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是建设“无废城市”的重要内容。湖州市安吉县以全国农作物秸秆全量化利用试点县创建为抓手,在县域内开展秸秆全量化利用“14420”工程建设,坚持以用促禁,全面构建收储运销一体化的秸秆利用产业化体系,努力打造业态标杆性、示范引领性、区域带动性突出的秸秆全量利用示范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
 
  注重规划引领,推进布局“一盘棋”
 
  制定《安吉县秸秆全量化利用试点县实施方案》,在区域内开展秸秆综合利用“14420”工程(1个安吉县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组织,4个秸秆收储中心,4个重点秸秆利用工程,20个秸秆临时堆放点建设)建设。全面构建收储运销一体化的秸秆利用产业化体系,努力打造秸秆全量利用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8%,秸秆离田利用率稳定在35%左右。目前,已推广秸秆全量利用技术3项,秸秆全量利用技术模式1项,开展秸秆全量利用新技术研究1项,新增秸秆综合利用服务组织6个。
 
  着力夯实基础,实施项目“一套表”
 
  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保障用地需求和提供配套服务,将扶持政策“做优”。扶持安吉彩虹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等秸秆利用重点企业,将实施主体“做精”,发挥龙头效应。将宣传工作融入秸秆入户调查和秸秆资源化利用台账建设中,改变台账建设的单一性,讲宣传工作“做实”,促进台账工作“做优”。
 
  突出社会化服务,主体培育“一张图”
 
  安吉县着力探索“村企结合”、收储运用一体的秸秆利用服务体系,组建了1个县域秸秆综合利用协会,为全省首个服务秸秆综合利用的群众自发性公益组织。新建4个县级秸秆收储运中心,构建“村有堆放点、镇有收储运中心、县有规模化利用企业”的秸秆收储运用体系。培持4家秸秆离田利用重点企业,重点发展秸秆有机肥加工、边坡绿化原料加工及固化成型燃料利用。提升20个秸秆临时堆放点,在进行资金补助的基础上,筛选其中作用发挥明显的进行完善提升。
 
  立足经验推广,技术模式“全路径”
 
  结合县域秸秆全量化利用试点县项目,依托科技支撑,将秸秆离田增值应用作为主渠道,通过“14420”工程的实施,有效利用高校和上市公司优质资源,通过高校与企业、上市公司与本地企业合作的模式,示范推广秸秆离田“五化”利用新技术和新农机,加快推进了我县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目前安吉县拥有农作物秸秆规模化利用企业16家,其中肥料化利用企业5家,饲料化利用企业4家,基料化利用企业3家,原料化企业1家,燃料化利用企业3家。
 
  安吉县通过秸秆产业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方面全面构建县域秸秆产业化体系,改变农民长期以来焚烧秸秆的不良习惯,促进农业生态循环,服务绿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推进秸秆“五化”利用,实现秸秆增值,延伸产业链,带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全面投产后创造固定就业岗位50个,增收250万元,提供季节性临时劳动用工20000工,增收300万元,增加村级集体经常性收入115万元。
 
  截至2021年6月,安吉县秸秆综合利用率从2019年的96.3%提升至如今的97.38%,秸秆规模化离田利用率从23.5%提高到30.31%。4个收储运中心建设和20临时堆放点提升,单个收储中心收储能力在1200吨到7000吨,年收产值630.7万元,利润80.8万元。4家秸秆全量利用重点企业的收储、转运秸秆能力达20000吨,年产值1650万元,利润349万元,逐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原标题: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巡礼(73) | 安吉:“14420”工程打造县域秸秆全量化利用模式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