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18日,全国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武汉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PPP项目累积污水传输量突破2亿吨!这是继今年5月突破1亿吨污水传输量后的又一次大突破。
该项目是国内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和重点民生工程并于2018年开建,由武汉市委市政府和中建三局合作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超30亿,服务面积近130平方公里,约有300万居民受益。项目将解决城市区域内部污水厂处理能力不足、尾水排放不达标的问题,将保护城市中心湖泊和港渠,有利于水环境水质目标的实现。其建成至今已平稳运行一年有余。
项目亮点:
1.大东湖深隧智慧管控平台
项目通过平台化、智慧化手段,实现庞大工程生产运行自动化,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智慧平台利用水利模型对深隧可能出现的淤堵风险实现精准管控,为污水稳定传输保驾护航。
2.污水传输能力
9个月时输送污水1亿吨,15个月时污水累积输送2亿吨。项目将完成污水输送到处理厂,并完成武昌片区现有三座污水处理厂和在建的北湖污水处理厂“四厂合一”。同时,它还具有调蓄治污和防洪排涝的功能,以降低洪涝等灾害风险。
3.建设特点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作为传输量大、传输距离长的污水深隧,项目配套有9个竖井和9个盾构区间,竖井深度均超过32米,最大深度达51.5米。其对地面及地下管线影响极小,为城市发展预留宝贵的地下浅层空间资源。
未来,武汉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将继续为区域内水环境问题助力,更高效保护城市中心湖泊和港渠,逐步改善水环境水质目标,构建大东湖生态水网。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