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发展改革委、省住建厅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海南省城镇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指出,未来5年内海南将积极新建生活垃圾转运站33座,改造178座;规划6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并以此为核心规划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推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的提质升级和产业集聚。
生活垃圾的高效、无害化处理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对于正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自贸港发展的海南更是尤其重要。近日,省发改委联合省住建厅印发出台《“十四五”海南省城镇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下称《规划》),明确未来5年内海南将新建生活垃圾转运站33座,改造178座;规划6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并以此为核心规划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推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的提质升级和产业集聚。
《规划》对海南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现状进行了基本分析。《规划》指出,海南现有的16座生活垃圾填埋场普遍存在填埋高度过大、覆盖措施不完善、除臭效果不佳、渗滤液存量过大等问题,需要统筹规划,同时由于部分转运站运行年限已久,设备破损、除臭效果不佳、转运能力降低等问题突出,现有生活垃圾转运体系不符合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要求。
为此,《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海南将规划新建生活垃圾转运站33座,新增转运能力6230吨/日,其中,海口将规划新建7座。同时,还将规划升级改造现有生活垃圾转运站178座,其中海口升级改造67座。基于海南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现状,《规划》从处理需求、经济成本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综合考虑,在“十四五”期间规划扩建或改造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6座,新增处理规模5400吨/日,以加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建设,完善应急处理体系,实现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全覆盖。
厨余垃圾处理是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部分。《规划》提出,海南将采用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跨区域共享、集中处理的厨余垃圾处理基地。“十四五”期间,海南将在海口、三亚、儋州等地新建7座跨区域厨余垃圾处理设施,以点带面带动全省厨余垃圾处理。此外,《规划》特别提出了以省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核心规划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区将以体现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建设循环经济为核心,坚持“生态优先、整体优先”的原则,实现园区环境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基于海南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现状,《规划》从处理需求、经济成本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综合考虑,在“十四五”期间规划扩建或改造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6座,新增处理规模5400吨/日,以加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建设,完善应急处理体系,实现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全覆盖。
(1)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扩建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项目(二期)设计规模为600吨/日,扩建项目(三期)设计规模为600吨/日,焚烧厂总设计规模达到3450吨/日。
(2)儋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扩建儋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设计规模为500吨/日,三期设计为500吨/日,焚烧厂总设计规模达到2000吨/日。
(3)文昌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扩建改造文昌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项目,设计规模为1800吨/日,焚烧厂总设计规模达到2400吨/日。
(4)东方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扩建东方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设计规模为400吨/日,焚烧厂总设计规模达到1200吨/日。
(5)陵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扩建陵水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设计规模为350吨/日,三期设计为350吨/日,焚烧厂总设计规模达到1400吨/日。
(6)昌江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规划改造昌江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00吨/日,处理厂总设计规模达到300吨/日。
“十四五”末期海南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规模一览表

规划全文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6AXdxSIsA0-PmZCjoahAA 提取码: hig1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