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12月6日电 题:倩影婆娑舞高原:数百只大天鹅造访青海化隆
新华社记者周盛盛
在平静的水面上,一群浑身雪白、身姿靓丽的大天鹅正翩然起舞。它们有的引颈高歌,有的悠然戏水,有的用脚蹼拨动碧水,如离弦之箭般腾空而起,划出美丽的弧线……
入冬以来,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的黄河库区,迎来数百只前来越冬的大天鹅。据了解,这群“不速之客”是从蒙古国成群结队而来。由于这片水域水质清澈,水草丰茂,它们选择在这里度过这个冬天。

12月2日拍摄的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黄河库区景象。新华社记者周盛盛 摄
手持专业摄影装备,61岁的摄影爱好者金禄将镜头推向湖面中央的大天鹅。“我们从早上7点就来这里蹲守了,早上光线也不错,我们拍到不少漂亮的画面。”金禄告诉记者,他们一行人昨天专程从西宁赶过来,只为拍到这群大天鹅。

12月2日,摄影爱好者金禄正在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黄河库区拍摄大天鹅。新华社记者周盛盛 摄
自2016年开始,化隆境内就陆续发现大天鹅的身影。目前,每年来这里越冬的大天鹅,已经从最初的十几只增长到三百余只。
据鸟类专家介绍,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颈项修长,姿态优美,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每年十一月,它们会离开繁殖地往越冬地迁徙,栖息在青海黄河一带越冬,来年二三月再踏上返程。
作为冬候鸟种类,大天鹅对越冬环境要求极高。越来越多的大天鹅选择在青海化隆“安家”,体现出当地生态环境的不断向好。
近年来,化隆县加大了境内黄河流域和群科北山的造林绿化工作,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越冬候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地处三江之源的青海,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物种和遗传基因多样性最集中的区域之一。随着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大,藏羚羊、雪豹、野牦牛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大美青海处处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画卷。

这是2020年12月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境内拍摄的大天鹅。(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供图)
“这两年,我们在青海各地拍到越来越多的大天鹅,深切体会到我们身边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看着青山、绿水、大天鹅,心情格外舒畅!”望着远处的美景,金禄一边感慨,一边按下了快门。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