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20倍增长格局打开!政策与市场双重利好下,光伏产业到底有多“香”?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9日 13:30    作者:    文章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水泥茅”(海螺水泥)“果链茅”(蓝思科技)纷纷入局,引无数上市公司“竞折腰”的光伏产业到底有多“香”?
 
  去年12月,《中国2050年光伏发展展望》报告发布。报告预计,到2050年,光伏将成为我国第一大电源,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将达到50亿千瓦(5000GW),全年发电量约占当年社会用电量的40%。这份报告由发展改革委能源所、隆基股份与山西煤业化工集团共同完成。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到253.43GW,同比增长24.1%。这就意味着,2021-2050的三十年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将有近20倍的增长空间
 
  且今年以来,财政部、国资委等部委接连发声“力挺”光伏。
 
  11月,财政部发布提前下达2022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的通知,总计38.7亿元,光伏占22.8亿元;7月,“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9142号建议的答复”提到,国家开发银行拟在“十四五”期间设立总规模5000亿的专项贷款,2021发放了1000亿用于支持光伏发电、海上风电等项目。
 
  作为非光伏产业直接管理部门,国资委分别于4月、7月连续“示好”光伏,表示将印发实施《“十四五”中央企业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各央企加大对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投入,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积极推进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发展。
 
  与此同时,光伏市场也在持续升温中
 
  11月份,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正式宣布恢复双面太阳能组件的201关税豁免权,并将该201条款关税税率从18%下调至15%。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变动下,美国持续达十年之久的光伏制裁将有所缓和,光伏产业出口预期向好。
 
  按照《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鼓励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力争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偿付屋顶光伏覆盖率达50%。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部分,提到推进“农光互补”、“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低碳农业模式。
 
  未来,光伏发电产业将和建筑、农业等深度“绑定”,应用场景“边界”不断拓展。
 
  在国内国外双重利好下,各上市公司已积极采取行动。如上文提到的海螺水泥、蓝思科技,均于近日签订光伏玻璃相关合作协议;光伏原料供应商隆基股份,11月与一道新能源公司签订重大销售合同,总额超70亿元(不含税),内容为单晶硅片。
 
  在3月份举行的“2021光伏领袖大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曾强调“目前占全球经济总量70%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提出碳中和的目标,这将对光伏产业带来持续旺盛的需求。我国光伏产业必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把光伏产业打造成我国新发展格局下标杆性的行业。”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