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安全是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保护好水源地,确保饮水安全,不仅是对水源地周边及其流域生态环境的一种守护,更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今年来,芜湖市弋江区从解决广大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入手,开展“划、立、治、宣”四个方面工作,全力强化水源地保护。
以“划”为前提,科学划定水源保护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环保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弋江区开展水源地水质状况、环境管理状况调查,确定保护区水域、陆域范围,完成四水厂饮用水水源地、漳河备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调整。
以“立”为关键,完善水源地保护区标志。定期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识牌开展巡查,并对破损的隔离网、标识标牌进行修复。截至目前,共设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牌共计21个,其中保护区界标10个、交通警示牌8个、宣传牌3个。
以“治”为抓手,依法推进保护区整治。建立健全水源地巡查机制,通过“人巡+机巡”相结合的方式,强化饮用水水源地及备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巡查力度,并建立巡查档案记录,定期对饮用水水源地及备用水源地开展水质监测,确保水源地不发生违法排污引发水污染事件或事故,依法打击可能威胁到饮用水源地安全的环境违法行为,有力确保饮用水环境安全。截止今年12月中旬,饮(备)用水水源地巡查155次,参与巡查299人次,发现问题7次,全部协调处理完成,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以“宣”为导向,加强水源保护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科普活动,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邀请小朋友参观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直观地认识到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性,培养护水、节水意识,提升孩子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素养。先后,举办生态环境专场宣传3次,300余人参与。
原标题:芜湖市弋江区多举措强化水源地保护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