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专业题”,精心策划宣传主题。结合日常宣传工作,明确宣传报道重点和各阶段任务,统筹协调各县区、市直各媒体做好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新闻宣传工作,先后开设《奋斗百年路 再创新辉煌—美丽乡村行》《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等专题栏目,共计发稿300余篇。
答好“重点题”,深入开展新闻报道。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加大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宣传力度。皖西日报先后刊发《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六安五周年特别报道—护好“绿水青山” 赢得“金山银山”》、《我市启动2021年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修订工作》、《为了擦亮境内每一片水域的底色,逐梦“幸福河湖”,我市构建起河湖长效管护新模式》《创新“连环招”吹响“最前哨”》等新闻稿件;六安新闻联播先后刊播《叶露中调研林长制改革、自然保护地管理和旅游发展等工作》、《我市首次采用走航监测治理臭氧污染》等新闻报道;市直新闻媒体新媒体平台刊发稿件《成就巡礼·六安篇|红色六安 绿色振兴》《【每日一习话】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镜观·领航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总书记引领绿色发展》《春游六安万亩茶园,踏青品茗,每一口都是春天!》等,有力地宣传了我市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动态及经验做法。
答好“附加题”,拓宽社会宣传渠道。结合文明城市创建、乡风文明等工作,加大生态环保公益广告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参与污染防治和生态环保等公益宣传事业。利用户外大屏、建筑围档、宣传橱窗、公共交通工具、车站等载体广泛开展生态环保宣传。同时,不断创新方法手段,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和工作任务,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原标题:六安市答好“三题”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