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试点示范的平台载体和典型引领作用。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评选工作,并于2021年10月14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生态文明论坛上对评选出的10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4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进行命名授牌,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自2021年11月起,我们将原有“绿色发展示范案例”栏目更名为“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栏目,继续对示范创建地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鲜活案例和典型经验予以展示推广。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
2021年淅川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全县水源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2.8%,丹江口水库近一半面积在淅川,是全国水利移民第一大县,广大移民群众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是春秋时为楚文化发祥地、楚始都丹阳所在地。
淅川作为京津人民的“大水缸”“水龙头”,肩负着保护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任务。近年来,淅川县聚焦水清民富县强目标,坚持以水质保护、绿色发展为主线,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水源保护引领全县生态保护和绿色转型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与水共生,做好“1115”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坚持“一条主线”,提供“一套方案”,维护“一环屏障”,推进“五大工程”,统筹建设水清民富县强新淅川。
依水保护,突出水源地水质保护,全面提升生态建设水平。扛稳水质保护政治责任,叫响“保护水质不彻底,就是彻底不保护水质”的导向,通过“建”“治”“护”,全力确保一库清水北送。伴水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实施“短中长”三线产业结合的绿色发展路径,短线发展中草药、食用菌等短平快产业集群,中线发展软籽石榴、杏李等生态林果业,长线做大做强旅游业,三线产业结合绿色扶贫的特色做法,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大国攻坚、聚力扶贫”第二届中国十佳优秀扶贫案例。
原标题:生态文明示范建设(210)|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