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江苏实践 | 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22年1月27日 9:26    作者:中国环联公众号    文章来源:

江苏一直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2016年首批通过国家十部委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考核验收后,开始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积极探索建立“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有机垃圾就地生态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十三五”期间,南京市高淳区等5个县(市、区)被列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省级试点乡镇(街道)达151个,开展全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乡镇总数超过300个。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分”出了民富村美风气好的新时尚,推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1.

突出目标引领,科学组织实施


2018年,按照国家要求,制定《江苏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动目标和重点任务,即到2020年,苏南地区和其他有条件地方,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有序开展;苏中、苏北地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覆盖。
每个涉农县(市、区)至少有1个乡镇开展全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
在省级方案中,明确了三年行动的年度目标,要求各设区市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编制本级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责任部门、资金筹措方案、村民参与机制、考核验收办法和标准等内容,以县(市、区)为单元对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久久为功。

2.

坚持试点先行,探索多元路径


自2017年起,分批确定并持续指导全省共151个乡镇(街道)开展全镇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动各地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目标管理,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同时,指导南京市高淳区、溧水区、沛县、常熟市、泰州市高港区5个县(市、区)创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各地遵循“技术要适用、经济可承受、效果能达标”的原则,在符合现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江苏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模式和路径,总结提炼了一批经验做法和特色亮点并向全省推广。
如南京市高淳区结合产业特点建立了南京首个黑水虻繁育基地,实现农村有机易腐垃圾资源化利用。
南京市溧水区采取“定时定点定线”的收运方式,实现自然村收运体系全覆盖,所有收运车辆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做到运行轨迹可查、垃圾来源可溯。
沛县在实践中探索出“简易化分类、长效化管理、实用化建设、生态化处置、资源化利用、经济化运营”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六化”处置模式。
常熟市依托南京农业大学技术团队,创新采用“液体全元生物有机肥技术”,利用常温液态好氧发酵工艺,通过高效微生物菌种分解有机易腐垃圾,转换成有机液体肥料。
泰州市高港区引入市场化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优选专业化服务运营公司,推动全域垃圾分类实现专业化管理,全面提升治理水平。

3.
强化技术支撑,提升服务水平
研究制定《江苏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引》《江苏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等,加强技术指导和宣传发动。
建立以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专家教授为主要成员的省级专家库,并委托相关单位深化农村有机易腐垃圾处理技术研究,确保资源化利用切实可行。
多渠道安排专项资金,并出台具体政策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予以支持。自2017年开始,省级财政对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省级试点乡镇(街道)进行专项奖补,各市县也配套了相应资金予以保障。
此外,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农户贴一点、村集体拿一点、财政补一点”的管护经费保障机制。
加强检查督导,压紧压实责任。2019年,制定出台《江苏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结合各地试点工作进程,在市、县自下而上逐级开展自评的基础上,定期组织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以及试点乡镇(街道)省级评估工作,并将结果应用于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等工作评价。
对重点地区以及工作滞后、进展较慢的地区采取召开工作推进会、现场督导的方式,督促工作落实到位。
强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试点乡镇(街道)日常督导,定期组织专家进行指导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交流、督促整改,并适时开展“回头看”,提高试点成效。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涉及面广、环节多、链条长,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系统性工程。
下一步,江苏将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不断总结试点成效经验,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着力解决存在问题,稳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

4
持续扩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范围
在持续完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础上,加快建立“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镇回收清运、有机垃圾生态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科学选择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方式,合理确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类别,规范设置清晰醒目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同时,持续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宣传引导,有效分开有机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单独投放有害垃圾,逐步提高废玻璃、废塑料等低值可回收物的收集比例。
力争到“十四五”末,苏南地区和其他有条件地区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苏中、苏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全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乡镇(街道)达到500个以上。

5.
深入探索有机易腐垃圾资源化利用新路径
统筹考虑村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有机易腐垃圾特征等因素,在符合现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选择适宜技术路线和处理方式,深化农村有机易腐垃圾处理技术研究,打通有机易腐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最后一公里,着力解决好堆肥、沼液、沼渣等资源化产品在农业、林业生产应用中的“梗阻”难题,真正实现“源自农、还于田(林)”。
积极宣传引导推动养成良好习惯。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加强基层治理、提升乡村文明的重要载体,纳入村规民约和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引导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
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普及分类知识,提高分类意识。认真听取村民意见,灵活运用“示范户”“时尚榜”“红黑榜”“积分兑换”等激励机制,让垃圾分类成为村民自觉行动。
充分依托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平台,深入开展“垃圾分类我行动”“小手拉大手”和垃圾分类进校园、进课堂、进家庭等活动,形成推动良好生活习惯和乡村文明的共识。
来源 | 环卫之声
作者 | 鱼丸米线
编辑 | 匡宋尧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