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分类-乡村收集-统一转运-集中处理-循环利用”的农村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新模式,不仅确保了武安乡村垃圾的全区域回收,而且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
2017年3月底,清华大学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专门去了趟河北南部的武安市,了解由其团队和新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峰水泥)、武安市政府三方共同打造的农村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项目的试运行情况。
“技术完全没问题,就是垃圾处理量还有点少。”温宗国对记者说,该项目最初设计的单条处理线日处理能力是400吨,但实际处理量与之相差甚远,“主要是垃圾来源不足”。
不过,这一问题在4个月后便得以解决。
7月6日,武安市正式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收运处置项目,将前期运作成熟的垃圾处理技术拓展至全市22个乡镇下辖的502个行政村,并且打通了农村垃圾从回收到处理的全链条。
这一被概括为“农户分类-乡村收集-统一转运-集中处理-循环利用”的农村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新模式,不仅确保了武安乡村垃圾的全区域回收,而且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
武安这座华北平原上的工业重镇,凭借新的农村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为中国广大农村的环境治理提供了一个范例。
“里子和面子都要干净”
武安是河北邯郸下辖的县级市,面积1806平方公里,拥有83万人口,素有“太行明珠”的美誉,不单有闻名海内外的磁山文化,更因钢铁、煤炭、水泥等重工业发达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过去多年,随着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武安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节节攀升,尤其是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屡创新高。以前相对落后的农村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们纷纷进了小区,住上了楼。
但和中国广袤大地上的很多农村一样,武安乡村的村容村貌也陷入了两极化:一方面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土屋变成了楼房;另一方面村里的环境却不见改善,“垃圾到处扔、污水随地流”顽疾依旧。
常常在乡下跑的武安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市农工委书记李树明对此体会最深,“村民们确实都住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楼房,但居住环境还远比不上城里。”
公开资料显示,武安市2015年的城乡垃圾总量是36万吨,其中农村生活垃圾量占到了全市生活垃圾总量的65.7%,且增长迅速。“让农民们也享受到更优美整洁的居住环境既是中央对农村工作的要求,也是武安市委市政府近几年一直在思考解决的问题。”李树明对记者说。
在他看来,中央力倡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让农村的建筑旧貌换新颜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农村环境治理由外及内的改头换面,“不能只是房子看起来光鲜亮丽,居住环境却一团糟。要表里如一,里子和面子都要干净。”
为此,武安市早在2009年便开始探索农村垃圾的处理之道,2013年更是将农村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收运处置工作放到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讨论。也是在此时,一项新的垃圾处理技术进入武安的视野,被其视为解决农村垃圾问题的良方。
这项名为“跨行业废弃物水泥窑协同利用的垃圾处理技术”(以下简称水泥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是温宗国团队与新峰水泥以及成都建材设计院在2011年申报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2015年10月,在经过4年的技术攻关后,该项目在武安市政府的支持下进入应用示范阶段。新峰水泥在武安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一墙之外建设了设计日处理能力1000吨的车间,开始处理已填埋垃圾和城市垃圾。
垃圾循环利用,避免二次污染
据新峰水泥副总经理李俊伟介绍,水泥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大致分为两大步——筛选和封闭化高温焚烧。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