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好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是政府机关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
2022年2月23日,生态环境部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指出,生态环境部全面完成2021年度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任务,持续实现主办件沟通率、按期办结率、代表委员满意率三个百分之百。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部每年承办全国两会建议提案为700—850多件。而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2021年,生态环境部承办全国两会建议提案达到了1024件,同比增加20%。“两会”关于生态环境建议提案数量增加的背后,是越来越多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热心和支持,是“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生动体现,是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不断满足的时代印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2016年,在711件建议提案中,涉及污染防治的建议有205件,占比28.8%;到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碳排放成为代表委员最关注的问题,有183件,占总数的17.9%。从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和法治化建设,到将生态环境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两会”关于生态环境的建议提案内容不断拓展。这些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不断转化成为生态环境系统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把与代表委员沟通作为办理工作任务的硬要求,把跟踪督办作为提高办理效果的硬抓手,不断完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制度。2016年,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就不断完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制度,压实建议提案承办责任,将代表委员关注度较为集中的问题纳入年度重点工作。2017年起,生态环境部在制度完善、政策转化、代表委员沟通、信息公开等方面不断下大力气,逐步建立起了明确的责任制、充分的沟通机制和融合转化机制。到2021年,生态环境部不断健全答复承诺事项台账制度,实行跟踪督办,确保如期兑现。这些制度机制,成为了建议提案转化成生态环境工作“锦囊妙计”的重要保障。
多年来,生态环境部不断把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与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结合,与推动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与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高质量完成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任务,不仅提高了自身政策措施的科学化水平,同时最大程度增进理解,凝聚起广泛共识,有效发挥了“两会”建议提案的双向互动功能,成为了生态环境部积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
原标题:两会说环保 | 高质量完成生态环境建议提案为群众办实事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