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今年以来,黄山市歙县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着力提升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监管水平,筑牢生态环境绿色屏障。
一是以检视问题为导向,全力唱响整改落实“主题曲”。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自然保护地生态环保问题整改的政治责任,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为抓手,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举一反三,全面加强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歙县天龙县级自然保护区、安徽徽州国家森林公园、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名胜区、新安江歙县段尖头光唇鱼宽鳍鱲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歙县霸王山摇铃秀水水利风景区等自然保护地问题排查整治,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二是以管控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力奏响监管“进行曲”。严格管控项目建设。依据经批准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进一步强化涉及自然保护地建设项目的准入审查,严格管控涉自然保护地建设项目。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加强项目建设的事中事后监管,保证各项生态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开展巡护巡查。建立健全巡查管护制度,推行网格化管理,林业、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动,相互沟通协调,形成联查合力;严打违法行为。结合“绿盾”专项行动和风景名胜区违法违规问题“大起底”“大排查”行动, 开展综合执法, 强化信息共享,建立早发现、早制止、严打击查处机制。
三是以永续发展为目标,聚力弹响长效机制建设“协奏曲”。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坚持标本兼治,健全务实长效保护机制,严格长江(安徽)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管控,推深做实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发挥河长、林长、田长制作用,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发现—交办—解决—反馈”闭环工作机制,建立“主动发现问题和被动发现问题区别对待”机制和常态化宣传曝光机制,推动县域内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从“常治”走向“长治”。
原标题:黄山市歙县“三重奏”弹响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监管“最强音”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