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22年,六安市将持续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建设,聚焦“四重点”,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提质增效“补短板”。继续实施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工作,推进已建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加快补齐污水收集处理短板,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质量和综合效益。2022年,完成44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任务。
分区分类“强治理”。分区分类治理生活污水,结合村庄规划,重点治理水源保护区和城乡结合部、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旅游风景区等人口居住集中区域农村生活污水。2022年6月底前,将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或方案)向社会公开并按年度实施,全年完成8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含省生态环境厅下达的原计划62个和新增的巢湖流域21个行政村)。开展乡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及达标排放大排查,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有序完成整改。
科学施策“除黑臭”。加快整治农村黑臭水体,结合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养殖和种植业污染治理,科学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系连通等措施,实现农村黑臭水体综合治理,2022年完成3条纳入国家监管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
紧盯重点“优环境”。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以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重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县区为单位分级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建立农村环境整治清单,按季度调度工作进展,完成45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原标题:六安市谋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四重点”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