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广州市:牢记嘱托,多措并举,推动垃圾分类成为老城活力新时尚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22年4月17日 10:14    作者:中国环联公众号    文章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近年来,广州市牢记总书记嘱托,把自觉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抓手,强化系统集成、宣传教育、为民宗旨、文明引领,多措并举推动垃圾分类成为广州老城的活力新时尚。



1


强化系统集成,吹响多元共治集结号,推动垃圾分类从政府部门的“独角戏”到普罗众生的“大合唱”



立足垃圾分类工作的系统特质,坚持全市一盘棋,汇聚全社会共同参与、各环节齐抓共管强大合力。



联席会议共谋



市、区两级建立以地区文明委、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谋划推进,协调解决问题,压实各级责任,构建起全市统筹、部门协调、上下联动工作格局,合力推进垃圾分类文明理念传播、文明行为培育等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社企结对共建



激发市场、企业活力,每年遴选中科巨匠、普联再生、广州星环环保、广州麦斯环保等100家企业,与全市100个社区结成共建对子,社区“点菜”、企业“接单”,为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科技、资金、设备、管理等支持和服务,社企携手推动垃圾分类“点亮”美好家园。


居民自治共推



尊重居民的主体地位,投放点选址征求居民意见,分类收运发动居民监督,体系建设邀请居民参与。实施垃圾分类居民自治行动,倡导“家家分类、户户轮值”,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带头在家分好类、定时拎下楼、定点精准投,带动家庭、朋友、邻里参与垃圾分类宣传督导、守桶轮值,形成党建引领、党群协同、居民自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



2


强化宣传教育,唱响文明低碳主旋律,推动垃圾分类从强制约束的“要我分”到主动自觉的“我要分”



围绕推动群众习惯养成,强化宣传舆论引导,推动市民群众把垃圾分类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上门入户精准讲



以社区居委会为主导,召集党员干部、志愿者、物管人员实施敲门行动,挨家挨户上门面对面精准宣讲垃圾分类政策、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解答疑难热点问题,争取社区居民自愿接受、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活动牵引大动员



精心策划“学史力行办实事、垃圾分类促文明”“践行新时尚、低碳我先行 ”“我分类、我文明”等系列主题活动,市区联动、城乡同步,推动垃圾分类宣传进机关、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常态组织垃圾分类“百家讲堂”“网络大学堂”科普宣讲,组建讲师团深入机关、街镇、社区传播垃圾分类文明理念,提高市民绿色环保意识。


校园教育全覆盖



全面推进垃圾分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将垃圾分类知识教育作为全市3400余所学校200多万名学生的“开学第一课”,实现知识普及全覆盖。加强“家校社”三者联合,把垃圾分类教育融入课程学习、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与劳动教育、环境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



3


强化为民宗旨,打好问题整改主动仗,推动垃圾分类从房前屋后的“身边事”到人民群众的“大民生”




着眼百姓身边“关键小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垃圾分类成果更多惠及人民。



严密组织短板大排查



统筹开展垃圾分类执法检查,市区人大代表上下联动,直奔大街小巷、商场超市等垃圾分类第一线暗查、暗访、暗拍,利用“垃圾分类监督”随手拍微信小程序实时上传检查情况、督办问题整改。举办政协“有事好商量”垃圾分类民生实事专题协商座谈会,围绕群众普遍反映的投放站点脏乱、混收混运等突出问题,邀请市区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市民代表进行协商监督。


靶向开展问题大整治



汇总市级季度考核、媒体舆情曝光、第三方日常巡查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列出问题清单,梳理出制度机制不完善、设施配置不合理、长效管理不到位等方面的短板弱项,组织基层代表、行业专家集体会诊把脉,逐项分析查找原因症结,研究制定精准整治措施,着力解决不愿分、桶点差、收运混等突出问题。


精心推动品质大提升



按照“建设品质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精心化”要求,打造2500个生活垃圾分类星级投放点,配齐照明、洗手、排水和除臭等硬件设施,免费提供洗手液、擦手纸,安装AI智能监控系统,实现投放点位智能化、便利化、清洁化改造提升。大力实施值守人员必须培训上岗、投放桶点必须干净整洁、分类收运必须及时规范“三个必须”星级服务行动,营造清洁、美观、便民的投放环境。



4


强化文明引领,书写文明行为新画卷,推动垃圾分类从全民参与的“好习惯”到绿色生活的“新时尚”




突出垃圾分类的社会文明属性,以垃圾分类为载体,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纳入文明行为规范



把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实施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文明创建专项行动,引导市民自觉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绿色低碳的良好习惯。


纳入文明城市创建



把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测评体系,明确农贸市场、街道社区、主次干道、校园周边等54个重点场所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收集要求,定期开展常态督导检查。


纳入文明志愿服务



把垃圾分类纳入城市志愿服务事项,常态开展“拾分美丽”青少年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行动和垃圾分类“46城万人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社会各界自觉践行垃圾分类,真正以垃圾分类的小习惯,提升整个社会的大文明。


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贺军  供稿

源 | 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作者 | 贺军 
编辑 | 匡宋尧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