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北京印发“十四五”城市管理规划,垃圾分类、道路保洁这样干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22年4月24日 20:47    作者:中国环联公众号    文章来源:

4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


规划要求,到2025年,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和生化处理能力达到3.1万吨/日以上(焚烧处理能力达到2.2万吨/日以上、生化处理能力达到0.9万吨/日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5%以上,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8%以上、参与率达到95%以上、自主投放准确率达到并稳定在90%以上。完成生活垃圾设施异味治理。全市公厕等级达标率达到99%,城市道路机械化(组合)作业率达到97%。


在垃圾分类方面,规划指出,因地制宜设置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加强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建设。新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站点,做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合理设置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暂存点和可回收物中转站。


升级改造分类投放设施,完善开盖、照明等便民功能,加强日常维护保洁。规范治理全市2.9万辆环卫低速电动三四轮车,完成11800辆环卫车辆规范化涂装。实施密闭式清洁站升级改造。持续开展生活垃圾清运不及时专项治理,畅通全品类全流程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解决垃圾桶站满冒、不干净问题。


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体系,促进厨余垃圾和农林废弃物协同资源化处理。及时查处曝光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违法堆放行为,实现动态清零。


对于可回收物,规划强调,完善可回收物体系布局,健全源头交投网络,合理设立中转站,加快推进分拣中心建设,构建相对充裕的本地可回收物收集、运输和分拣能力。


完善市场化机制,支持规模化企业全链条运营,鼓励物业管理、环卫作业等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引导居民家庭开展可回收物分类,做到应分尽分、应收尽收。


完善用地保障、车辆通行、低值可回收物补贴等支持政策,制定可回收物交投点、中转站和分拣中心建设管理标准,提升可回收物体系管理水平。


在末端处置方面,2023年底前,完成大兴区安定循环经济园生活垃圾焚烧厂、顺义区生活垃圾处理中心焚烧三期建设。2025年底前,完成丰台区生物质能源中心、平谷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技改升级工程(二期)建设。


加快推动通州区再生能源发电厂二期、朝阳区垃圾焚烧厂三期和延庆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


2025年底前,建成顺义区、平谷区、密云区等厨余技改、应急、新(扩)建项目,力争全市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达到0.9万吨/日以上。


同时,畅通土方砂石循环利用渠道,形成以固定设施为基础、临时设施为补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结构,提升与建筑垃圾产生量规模动态适应的处理能力。增加装修垃圾处置设施,除首都功能核心区外,其他各区至少设置1处装修垃圾处置设施。到“十四五”时期末,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置能力满足处置需求。


此外,推进垃圾综合高效处理。树立全固废处理理念,推动垃圾处理设施园区化集聚,实现设施间废弃物循环利用、协同处置。推进垃圾焚烧、污水处理、能源供应等多种市政设施功能整合和综合设置,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大力推进粪便、餐厨垃圾与生活污水协同处理,积极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沼气资源化利用,探索飞灰和焚烧炉渣综合利用途径。


在厕所领域,规划提出,围绕人流、使用情况、社会反映等,优化重点区域公厕布局,推进交通站场、重点商圈、旅游景区等人员聚集场所公厕建设,鼓励引导沿街商铺、宾馆、饭店和社会单位等内设厕所对外开放。


落实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五有”管护机制,改造提升公厕品质,提升如厕体验,全市公共厕所等级达标率达到99%以上。完善公厕无障碍设施和标志标识,推动公厕智慧管理,实现定点上图、快捷查询。加大农村公厕升级改造力度,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户厕建设改造,逐步消除不达标公厕。


在道路保洁方面,规划指出,制修订城市道路、公路、农村街坊路等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标准。坚持“以克论净”,建立完善市区两级城市道路路面尘土残存量监测机制,逐步扩大路面尘土残存量检测范围,完善以道路清扫保洁效果为导向的考核体系。


强化道路机械化作业能力建设,推进机械化清扫保洁向背街小巷延伸,城市道路机械化(组合)作业率达到97%。加强环卫作业新技术应用,加快淘汰老旧高排放车辆,到2025年基本实现环卫、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纯电动或氢燃料电池汽车替代。


加大作业频次,环卫保洁实现无死角、全覆盖。打造一批可“席地而坐”的公共空间,满足市民群众休闲娱乐等需求。规范建筑垃圾“产、运、消、利”等环节处置行为,各执法力量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依法严厉打击建筑垃圾偷运、遗撒、乱倒和运输车辆涉牌等违法违规行为。


另外,规划还提到,打造环境友好型、社区友好型垃圾处置体系。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开展已封场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


实施垃圾处理设施清洁化、密闭化升级改造,提高设施污染物控制水平,2025年底前完成全市垃圾处理设施异味治理。


来源 | 北京市人民政府
编辑 | 匡宋尧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