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近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公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浙江省11个设区市全部入围,成为全国唯一“无废城市”设区市全覆盖的省份。

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先行先试,成为国家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2020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进省域层面“无废城市”建设,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两年多来,全省上下深化制度创新,优化推进机制,强化治理能力,细化工作举措,固体废物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无废”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全国引领性的重要成果,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
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等18部委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要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经生态环境部综合考虑城市基础条件、工作积极性和国家相关重大战略安排等因素,确定“十四五”时期浙江省所有设区市开展国家“无废城市”建设。
下一步,浙江省将紧抓契机,以数字化改革为总牵引,深化“十四五”时期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聚焦减污降碳协同,持续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努力打造引领性、普惠度、获得感的“无废城市”建设精品,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
原标题:我省所有设区市进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实现“满堂红”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