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汉中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22年4月26日 9:53    作者:    文章来源:汉中市环境宣传教育信息中心

  4月22日,汉中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汉中日报、汉中广播电视台、三秦都市报、华商报、新浪网、凤凰网、西部网、陕西网等新闻媒体以及市生态环境局各内设机构、局属各单位负责人参会。
 
  汉中市环境宣传教育信息中心副主任田兰华主持发布会,汉中市生态环境局法规科科长韩波介绍工作开展情况。
 
  “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划定“三线一单”,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重要举措。
 
  汉中市政府将“三线一单”工作纳入全市年度重点任务,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各县区、市级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2021年11月7日,市政府印发《汉中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标志着汉中市“三线一单”成果正式发布实施。
 
  一是及时安排,高效完成。印发《汉中市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工作方案》,制定了《技术方案》,在全省第一批通过专家评审。汉中市“三线一单”研究报告通过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专家评审,报告编制质量受到充分肯定。
 
  二是加强协调,保障有力。汉中市成立了“三线一单”协调小组办公室,先后收集基础数据380余份,召开推进会3次,广泛征求意见建议287条。协调市财政划拨专项经费300多万元。
 
  三是科学编制,突出特色。汉中市“三线一单”成果既遵循编制规范、技术要求,又与汉中市“绿色循环、汉风古韵”的战略定位和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既突出重点,又凸显特色。
 
  汉中市“三线一单”成果主要内容
 
  按照衔接整合、保护优先、便于管理的原则和“守底线、优格局、提质量、保安全”的总体思路,汉中市结合“十四五”相关规划,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全市共划定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三类环境管控单元162个,对管控单元实施差异化环境准入。
 
  优先保护单元109个,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9.39%,主要包括各类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空气一类功能区等。以生态优先为原则,突出空间布局约束,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开发和城镇建设活动,开展生态功能受损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活动,确保重要生态环境功能不降低。
 
  重点管控单元44个,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68%,主要包括城镇规划区、产业园区和开发强度大、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的区域等。突出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一般管控单元9个,占全市国土面积比例的43.93%,包括优先保护单元和重点管控单元之外的其他区域,主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
 
  “三线一单”的重要作用
 
  “三线一单”的重要作用可以归纳为“四本书”:
 
  发展参考书
 
  通过将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要求落实到具体的环境管控单元,把发展活动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载的限度内,以严格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协同共进,避免粗放式发展。
 
  管理工具书
 
  将资源环境底线和标准,落到管控单元里、固化在图上,明确了环境资源基线。同时融合了现有的生态红线管控要求、环境要素目标要求、资源利用约束条件,系统集成发改、自然资源、林业、水利等环境管理部门和大气、水、土壤、生态以及碳排放等要素的现行政策要求,为各级政府部门生态环境监管提供政策工具。
 
  投资指南书
 
  明确区域生态环境单元管控和准入要求,为企业落项目、去产能、搬迁入园等提供系统政策指引,明确了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限制和禁止要求,避免前期投资决策风险。
 
  社会服务书
 
  全省“三线一单”成果应用数据平台建成后将向全社会公开,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表达环境诉求、咨询环境准入提供良好服务,实现“三线一单”成果全社会共享共用。
 
  原标题:汉中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