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5月19日,光伏相关板块低开后持续拉升,光伏概念股掀起涨停潮,业界称为“光伏三巨头”的阳光电源、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分别涨2.03%、5.93%、7.82%,漳州发展、云南能投、晶科科技等十余股涨停。
有关券商推测,这一市场异动很可能与欧盟委员会公布的能源计划有关。根据计划,欧盟将以2100亿欧元加快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力争到2030年光伏装机量600GW。而根据有关机构统计,截至2021年,欧洲地区累计光伏装机量仅为178.7GW,为达成这一计划的目标,2020-2030年年均要新增46.8GW的装机量。
因此,从欧洲光伏市场的巨大增长空间中,国内相关产业链有望获益。之前,环保在线在【国产光伏成出口“硬通货”,发展前景与压力并存】一文中简要分析了国产光伏组件的出口优势。要知道,我国光伏产业历经多年发展,实力已经逐渐走在国际前列。
而且,有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我国向全球出口了共计37.2GW的光伏组件,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2%,这其中欧洲仍是最大的出口市场,同比增长145%。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头部光伏企业相继公开了扩产计划,也抬升了行业的景气度。
5月18日,晶澳科技公告称,将对公司一体化产能进行扩建,拟投资102.9亿元,推进曲靖10GW高效电池、5GW组件项目和合肥11GW高功率组件改扩建项目建设;
5月16日,芜湖市与隆基乐叶光伏签署20GW光伏组件项目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分两期建设,预计2024年二季度全部建成投产,在满产状态下年销售收入约360亿元;
4月22日,东方日升发布公告称,拟在内蒙古固阳县投资3GW高效太阳能组件建设项目,总投资约7.34亿元;
4月19日,中环股份、TCL科技与协鑫集团、协鑫科技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拟推进10万吨颗粒硅、硅基材料研发项目、约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落地,共计投资约120亿元。
与此同时,光伏技术领域也一直有新消息传来,为从众多竞争者中突围,相关企业正有意加快光伏产品迭代进度,以求加速自身优势的形成。有如东方日升抢滩的异质结电池、华晟能源布局的HJT 3.0工艺、晶澳科技看好的N型电池组件等。在这些企业分割市场的同时,光伏行业也得以加速向前发展。
总的来说,海外市场的利好无疑是给国内光伏行业发展再添了“一把火”,不过,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谁能借此跑出国际化品牌优势,实现弯道超车,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