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又一地将建成海上光伏大基地,漂浮式的机会来了!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22年7月21日 15:12    作者:    文章来源:环保在线整理

  前不久,山东省能源局公布“八个行动方案”。其中,《山东省海上光伏建设工程行动方案》指出,将打造“环渤海、沿黄河”双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总装机规模达4200万千瓦(即42GW)。这是2022年以来,继浙江、福建、河北等之后又一省份在海上光伏进行布局与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在“双碳”目标刺激下,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光伏的应用场景正不断朝着多样化拓展。于是,在土地资源及开发空间有限的中东部地区,海上光伏、海上风电等形式就成为新能源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估算,我国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理论上可安装海上光伏的面积约71万平方公里,预计可安装海上光伏装机规模超70GW。不过,与巨大的开发潜力相比,目前我国海上光伏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截至今年5月,确权的海上项目仅为28个,产业链及市场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与此同时,从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项目可知,规模化的海上光伏电站以沿海滩涂固定式为主,集中在近海岸边,形式更接近常见的光伏安装模式,与真正要实现的海域上光伏项目差别较大。而理想中的海域漂浮式项目还在实验和探索当中,尚未出现可复制推广的案例。
 
  今年3月,科技部发布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技术”重点专项》中,将“近海漂浮式光伏发电关键技术及核心部件”列入了重点研发计划,拟定考核指标,要求正常运行适用海况:浪高不大于2.5米,流速不大于1米每秒,水深不大于25米。
 
  考虑到成本,固定桩基式项目随着离岸后水深加深,桩长势必会迅速增加,将带来不小的施工难度和建造成本,而且后期的运维工作也较难开展。因此,长远来看,固定式装机海上光伏应用范围有限,如果要大面积进行推广,漂浮式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另外,为推动光伏走向“深蓝”,山东省还推出了一系列扶持和保障措施,拟对“十四五”漂浮式海上光伏项目,分别按照每千瓦1000元、800元、600元、4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补贴规模分别不超过10万千瓦、20万千瓦、30万千瓦、40万千瓦。
 
  未来,随着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漂浮式海上光伏还将进一步从近海拓展到深远海,势必会打开更为广阔的增长空间。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