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 环保物联网能否成利器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18年9月25日 14:45    作者:新华网    文章来源:中国固废网

  生态环境部通报,9月19日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228个县市区督查、核查中,发现涉气环境问题160个。当前,我国正持续开展七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涵盖了大气、水、固体废物、生态等方面。据了解,生态环境部几乎每天都发布更新通报。

  如此大规模的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效果究竟如何?我国的技术体系能否支撑得住七大环境战役的密集攻势?如何让攻坚战的成果能持续下去,并转变成为环境质量改善的事实?

  “环境治理是一项永无止境的战役,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作为国家基础设施,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取得胜利。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是生态环境治理发展的必然趋势。”9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林宣雄博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新一代环保物联网,作为能够支撑生态环境治理的数字环保国家基础设施,正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一把利器。

  巨网监控环境质量

  环保物联网是物联网在环保领域的应用,是实现环境在线监控的传感网,包括环境质量监测网、污染源在线监控网以及将来的生态监测网三大部分。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我国环保领域是最早使用物联网的领域,也是使用规模最大的领域。目前,我国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环保物联网,成为纵跨生态环境部、省环保厅、地市环保局和区县环保局,覆盖全国的巨大感知网络。

  林宣雄早在1999年就与环保物联网结缘,他表示,当前,环保物联网已成为国内环保的基础设施,各级环保机构的日常工作都离不开它。例如依赖新一代环保物联网监测的污染源大数据,实现了对京津冀及周边环境污染治理的精准化、大规模督察督办。近年来北京蓝天的回归,物联网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保物联网的应用也在不断延展,据不完全统计,13081家全部国控、16431家省控/市控污染源企业已纳入全国联网监控;基础支撑平台已部署到了31个省,300个地市,覆盖率分别达到96.9%、91.2%。

  改善拐点或提前到来

  “环保物联网的发展超过我们当初的估计。”林宣雄说,这有客观原因。据不完全统计,日本有20多万家污染企业,环境监管员有50万名之多。而我国有排污行为的企业多达约300万家,不可能配备如此众多的环保人员进行监管,而采用物联网则能“网住天下污染源”,及时采取监管措施。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