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处理量之间的缺口,是困扰城市绿色发展的一大难题。今年,天津率先实施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包括废旧塑料在内的12类垃圾的回收网络,正在全市公共机构铺展开来。
孙涛是天津市建筑节能推广培训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每周他都要整理办公室里的废旧办公用品、废弃塑料等废品。
如今,废品有了新去向。孙涛用手机APP发出一条回收信息。
半小时后,废品被装上车,运往了一家资源再生企业。经过拆解、分拣后,变废为宝,成了可再次利用的塑料颗粒。
这套垃圾分类回收模式,是由天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搭建的。从今年1月份实行至今,已经回收处理了1700多吨废品。目前,回收体系覆盖了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团体、学校医院,共8000多家公共机构。
为了规范垃圾分类的行为,天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出台了管理制度。规定公共机构在办公过程中产生的废旧商品,应当由中标回收企业统一回收,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将废旧商品,交给未经备案的企业或者个人收集处理,也不能随意弃置或混同生活垃圾处置。这项规定由财政部门和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共同进行监督。
下一步,这种垃圾分类体系将向居民社区推广。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