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了解到,今年内蒙古本级财政安排厕所建设补助资金8000万元,计划在全区12个盟市开展农村牧区厕所建设试点工作。试点工作预计2018年底前完成,将根据各地总结的试点经验,提取可复制、易推广的改厕技术模式和运行维护办法,在2019年全面推广。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问题不仅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改善,也关系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目前,内蒙古各盟市之间、城乡之间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普遍存在公共厕所数量不够、配套不足、管理不善等问题,特别是在农村牧区,绝大多数农牧民还在使用露天旱厕,卫生环境不容乐观。针对这些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决定把“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今年8月份,自治区政府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厕所建设管理三年实施方案》,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各盟市的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农村牧区主要采取政府引导、农牧民自愿、社会参与、梯次推进的工作思路,逐步推广户用卫生厕所并适当配建公共厕所,引导农牧民改变传统卫生习惯。到2020年底,农村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
在“改厕”的同时,全区各地将对厕所粪污进行治理,如安装三格化粪池等粪污处理设施。探索推进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将厕所粪污收集进行堆肥等无害化处置后作为农业肥料回到田里,防止厕所粪污后续治理跟不上、污染环境。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