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生态宜居产业兴|“农村改革四十年·人居环境大整治”专题报道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31日 14:31    作者:曹茸    文章来源:中国固废网

曾经的脏乱河道,如今成为生态屏障和“大氧吧”;曾经的“乡臭”,如今变成田园风光的“乡愁”……生态宜居一头关系农民生活,一头关联产业发展,既是亿万农民的殷切期盼,也是产业兴旺的硬件要求。近年来,各地紧紧抓住这个“牛鼻子”,通过农村垃圾整治、水源生态保护、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实现村容村貌“大变身”,人居环境大改善,并以此带动生态产业、乡村旅游等蓬勃兴起,让农民鼓起了“钱袋子”,实现了“面子”和“里子”双丰收。

北京市密云区立足生态涵养区功能,在绿水青山间走出一条突围之路,通过“腾笼换鸟”将低端落后的产业清退出去,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留出空间,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河北任县和山西长治县抓住农村垃圾处理这个关键点,不仅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彻底告别“垃圾围村”,更实现垃圾变废为宝,利益村民共享;山东省即墨区依托山海相依的客观实际,高点定位分类施策,通过“五美融和”实现三产融合,绘就了乡村生态振兴的靓丽底色。

北京 密云区:生态涵养惠民生

溯源燕京山水,非密云莫属。密云区位于北京市东北方向,燕山山地与华北平原在这里交接,巍峨的古长城绵延于崇山峻岭之上,密云水库宛若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山之中,而300多个乡村就散落在这山水之间。

如果说密云“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独特地貌得益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么如今一个个乡村向着美丽和谐宜居蜕变,则受益于该区大力推进的“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

河北 任县:村容焕新留乡愁

走进河北省任县任城镇太平庄村,只见条条街道干净,家家门前整洁,放眼望去,看不到刺眼的垃圾,闻不到刺鼻的气味。以前人们掩鼻而过的“垃圾场”,现在成了大妈大嫂跳舞的“广场”。

当地干部和村民说,四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路边、田边和房前屋后,经常“自然形成”一堆堆垃圾,蚊蝇滋生,充斥着塑料袋、易拉罐、餐厨废弃物……

何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围绕省市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任县聚焦农村存在的垃圾、村容村貌等突出问题,积极探索“村收集、乡监管、企转运、县处理”的四位一体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置新模式,以实际行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宜居美丽乡村,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改善。

山西 长治县:清洁村居美太行

走进山西省长治县南宋乡南宋村,雾气氤氲,恬静整洁的村庄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如诗如画,颇有几分江南水乡之意。

清晨七点,响着欢快乐曲的垃圾清运车准时开进南宋村,沿着熟悉的线路把一个个垃圾箱带走。此前,村民们已经将家中的垃圾分类,分别倒进街巷里的垃圾集中箱。清运车最终会开到南宋乡有机垃圾处理中心,进行分拣,餐厨垃圾经过专业设备处理变成有机肥料。建筑垃圾和其它不易腐烂的生活垃圾会运往县城,进行资源化利用。

山东 即墨区:五美融合兴产业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东临黄海,南依崂山,境内地貌总体为低山丘陵,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初秋时节,迎着凉爽海风,记者来到这片山海相依的人间胜地,感受新时代山乡巨变的痕迹,触摸乡村生态振兴的脉搏。

在位于蒙沙河畔的灵山镇卫东村村民张义滨的庭院里,记者在原是农村“短板”的厨房和卫生间看到清洁取暖的炉具和管道、现代化的灶具、干净的马桶和淋浴房,排放的污水经过地下管道流进了村头的污水处理厂,诉说着这里农民的新生活。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