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海淀四环18.9亿新建大型垃圾厂,可为北京垃圾解围?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5日 14:31    作者:某居民    文章来源:中国固废网

编者按:近日,投资额18.9亿的海淀区宝山综合处理厂工程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公示开始,引发周围居民反对声音。近日,中国固废网收到一封投稿,对该项目动态进展进行总结分析,详情如下。

9月19日,投资额18.9亿的海淀区宝山综合处理厂工程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简称“稳评”)公示开始,公示期自公告起10个工作日。

垃圾厂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宝山村。

项目建设单位:北京绿海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规模为生活垃圾压缩转运1800t/d;餐厨垃圾处理300t/d;厨余垃圾处理300t/d;粪便处理1600t/d;污水处理3500t/d;停车楼(550辆环卫车辆)等。

8万人投票、2千人现场表达反对

公示期引发拟建垃圾厂周边民众大规模维权行动。在公示期,便有不少居民投票反对建设宝山垃圾厂。10月下旬,又有近 2000人去公示负责机构办公地点现场表达反对建垃圾厂的意见。

据了解,民众由于不确定以上反对意见是否可代表民调、又是否有效,在稳评结果尚未公布时,由民众发起的维权行动仍在持续,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image.png

 公示期内,8万人投票反对建设宝山垃圾厂

 image.png

10月下旬,近2000人前往公示负责机构反对建设宝山垃圾厂

持反对意见民众的几个困惑点

选址处于北京市重要通风走廊植物园-西五环风道正中间,距离西山八大处景区直线距离3.5公里,与香山和玉泉山的直线距离6公里。地势高紧邻永定河引水渠120米,距离田村山水厂不到1公里,垃圾综合处理厂方圆3公里为居民密集居住区。选址相当于在居民密集区中间、四环与五环之间的空白区,建设一个大型垃圾处理设施;垃圾厂选址存在较大争议。

image.png

大量反对民众表示,在该项目公示前,并不知道海淀区计划在与石景山交界处筹建垃圾厂;而在维评公示前,海淀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小区接到过调查通知。另一方面,有机构表示曾安排过调研。

民众意见是否影响稳评结果、该垃圾厂未来走向如何,目前并无最终定论。该垃圾厂选址却透露出,在目前人口结构和消费习惯下,尽管全国垃圾产生量趋于稳定、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断提升,然而垃圾围城依然存在,城市垃圾处理面临非常多的现实问题,比如民众大规模对抗选址对项目进展的影响、城市跨区垃圾规划管理、城市垃圾处理的未来出路等。随着北京不断增长的人口基数、城市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北京的垃圾围城现象是全国各大城市的一个缩影。

北京面临的垃圾围城

2009年至2016年,北京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96%左右提升至100%,生活垃圾实际处理量从600万吨/年大幅增长至800多万吨/年。

image.png

2017年,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主任孙新军介绍,由于处理设施选址难、建设周期长等问题,目前本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与垃圾产生量的快速增长相比仍存在差距。现在投运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大都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尤其是阿苏卫、安定等填埋场,处理能力比设计能力翻了一番多,处理能力与产生量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紧平衡”状态。

与此同时,伴随生活垃圾产生量和环卫市场化进程加快,原有垃圾收转运系统处于急需升级改造扩容或重新规划的状态,从垃圾收集到终端处理厂(填埋或焚烧)的运输问题也急需被解决。假如只通过小吨位垃圾收运车辆实现从收集端到处理端的全程垃圾运输,运营费用将构成整个垃圾处理链条中的重要支出,中转站的重要性被提上日程。伴随城市规模极速扩张,垃圾中转站选址将成为难题。

压力之下,海淀区在居民密集区选址?

尽管未来垃圾产生量趋于稳定,海淀依然为优化本区其它垃圾处理设施布局,将大型垃圾处理厂选址宝山。

1月,海淀区发改委官网信息显示:为实现海淀南部地区垃圾处理的多功能集成,改善五路居垃圾压缩转运站、巴沟、四季青粪便消纳站周边环境,海淀区发展改革委对海淀区宝山综合处理厂项目进行现场路勘,并召开评审会。

image.png

本文希望通过信息公开追踪更多垃圾厂进展时发现,海淀区发改委网站已关停并迁移融入海淀区政府官网;在试图通过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网站搜索信息时发现,网页无法打开。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如建成,全区60%垃圾压缩任务将在宝山实现

根据海淀区发改委网站信息披露,五路居、巴沟、四季青的垃圾有望被转移至宝山完成进一步消纳,而并非对原有基础设施进行改建;粪污处理压力也将通过设施外迁进而得以缓解。

该垃圾厂拟建垃圾压缩转运量1800t/日,折合66万吨/年;而2016年海淀区垃圾处理量为103万吨/年,按照近些年生活垃圾处理量处于稳定状态推算,则海淀区60%生活垃圾都将经此转运站进进出出并被终端垃圾处理设施。该垃圾处理厂还计划同步建设餐厨厂、厨余厂,餐厨厨余通常采用厌氧消化技术。

城市垃圾处理该如何优化

伴随环卫市场化进程加快,企业在市场化运作项目时必然更加考虑运输成本:在生活垃圾整体运输过程中,如何优化过程实现压缩转运,如何规划布局小型中转站与大型压缩中转站等。生活垃圾焚烧厂面临的民众对抗,在大型城区垃圾中转站建设时转化为显而易见的安全隐患。节省运营成本、周边民众的大规模对抗、显而易见的安全隐患,值得政府认真细致的平衡而非简单处理。

国家发改委提倡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固体废弃物以一次选址、可协同处理的园区模式处理包括生活垃圾焚烧、餐厨、污泥、粪便在内的固体废弃物,以便实现物质循环、污水集中化处理等等。单体固废处理设施是否应该为鼓励发展的方向?城市内环卫条块儿化分割严重,垃圾收集转运系统、跨区垃圾处理与选址等都是极大的考验。

北京海淀压力之下生活垃圾处理选址居民密集区是整个垃圾处理市场的缩影。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