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东省环境教育促进会、广东省绿盟公益基金会、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公益项目“东江嘎嘎”公益计划农民学堂,日前走进兴宁市水口镇璜江村,为近百名农民朋友普及农药管理、食品安全和生活垃圾分类等环保知识。众所周知,由于管理及投入的不足,加上环保意识淡薄,目前的农村垃圾问题不仅影响到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更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我市此次环保知识普及活动走进农村,显得非常必要且及时。
农村垃圾不仅有生活垃圾,还有农药、化肥残留等与生产相关的垃圾。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塑料袋、快餐盒、废电池等不可降解物的“白色污染”,已成为农村环境的不能承受之重。一些有害垃圾如处理不当不仅会污染空气,还会危及地下水和土壤,及农作物的基因安全。而且一些固体废物垃圾的堆积大量占用土地,对农村环境造成的破坏不容忽视。
积极实施垃圾分类是减少环境污染、有效治理公共环境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通过垃圾分类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分类观念,引导爱护家园从自己开始,从身边做起,形成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通过垃圾分类可从源头抓好垃圾的产生,有效减少农村生产垃圾对环境、土地和水的污染;而且垃圾分类起到了资源再利用的作用,减少垃圾占用土地和二次污染,是建设节约型、低碳环保型社会的应有之义。
垃圾分类事小,却事关环保,更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息息相关,意义重大。相关部门当从管理制度建设下功夫,在加入软硬设施的投入同时,要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甚至还可出台相关的奖惩办法,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行为,积极主动对垃圾分类。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