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浙江首个“垃圾处理实验室”落户宁波 研究相关技术和行业标准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9日 16:09    作者:范奕齐 陈嫣然    文章来源:中国固废网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考察时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

眼下,宁波的新时尚之风势头正劲。昨天上午,“‘两山理论‘的宁波实践”暨宁波与世界银行合作城市固废管理和低碳建筑研讨会在宁波召开,国家财政部、世界银行、宁波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研讨会。

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89.5%

2013年底,世界银行贷款宁波市城镇生活废弃物循环利用示范项目正式启动,根据世行要求,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采购、统一监理的原则实施本项目。宁波市制定了生活垃圾分类规范,采用“四分类法”,分别是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经过五年的探索和实践,现已初步构建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网络、分类设施体系。截至2018年11月,宁波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89.5%,涉及家庭39.75万户。其中,宁波市党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100%,全市相继建立起示范性的单位、学校及小区。宁波市分类基础已基本完善,全市生活垃圾处置做到了零填埋。目前,宁波市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都已基本建立,其中厨余和其他垃圾由城管部门负责、可加收垃圾由供销部门统筹、有害垃圾由城管部门和环保部门协同。2017年,中心城区共收运处置厨余垃圾6.96万吨,餐厨垃圾15.96万吨,可回收物164万吨,有害垃圾5.2万吨,其它垃圾369.73吨。

省内首个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落户宁波

基础设施是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的基石,是确保源头分类成效的基础。在宁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体系框架内,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宁波市垃圾分类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以上三个厂的“三厂”建设、“六站”建设及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建设。“六站”是指分布于中心城区的6座大型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主要转运居民源头分类出来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建设为期两年,共包括9000余个投放点位,800余个新改建垃圾房。

经过5年的推进,今年,宁波市基础设施将全面投用。同时,记者从会议现场了解到,宁波将建设省内首个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将立足宁波,结合宁波厨余垃圾实际处置,重点就有机物处理技术、行业标准及行业政策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浙江乃至全国有机废弃物处理提供技术和方向引领。”首创环境集团副总裁胡再春说道。

世行全球首个涉及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项目

当天下午,国家财政部及世界银行一行参观了海曙区水岸心境小区,海曙区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以及包括宁波市厨余垃圾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厂、海曙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固废处置中心。

世行垃圾分类项目经理Frank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实施的世行贷款宁波城镇生活废弃物循环利用示范项目,是世行在全球首个涉及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项目,其中厨余垃圾处理厂子项目是世行在中国的第一个PPP项目,“我们选择宁波这个美好的城市,看中的是这座城市的整体素养,也是希望在这里能够摸索出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我们没有失望。”

看着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从知道慢慢变成做到,感受着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楼下运垃圾、屋顶喝咖啡”的美好“邻利”环境,还有厨余厂、餐厨厂、焚烧厂所在的固废处置中心充满科技和未来的现状,国家财政部和世界银行的专家纷纷举起了大拇指,为宁波点赞。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