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钟埭农贸市场西门口看到,数十个垃圾桶静静“站”在垃圾房外,里面的垃圾却“消失”不见了。原来,垃圾房成了工具间,垃圾都被“密封”进了“地下垃圾屋”里。
钟埭农贸市场位于钟埭街道的人流密集区,聚集着600多家商铺,每天产生约16吨垃圾。“垃圾四处外溢是常事,到了夏天垃圾房更有一股浓烈的酸臭味。”说起曾经的画面,市场工作人员张海平不住地摇头。
近日,这里用上了“地下垃圾屋”。记者在一排绿植中发现了6个整齐排列的黑色桶盖,直径约1.5米的垃圾桶被深深埋在地里。
“相比传统垃圾桶、垃圾房,‘地下垃圾屋’更环保、省心。”在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环卫所副所长陈天赐负责的辖区里,每天有超过100吨的生活垃圾产生。这些垃圾在运往指定处理点前,都必须在垃圾压缩站“过一道”。然而,随着垃圾总量的不断增加,垃圾“滞留”在压缩站或垃圾房的时间变长,进而造成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为妥善处理这些“在路上”的垃圾,今年10月,平湖启用了一套新的垃圾收运系统。在这套系统里,环保桶被埋在地下,垃圾收运员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将垃圾通过吊臂车进行吊装压缩,然后直接运往指定垃圾处理点。
据了解,一个“地下垃圾屋”的容量相当于13个传统垃圾桶。眼下,平湖已有26个这样的 “地下垃圾屋”,通过定时开启、定时运输的方式运行。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