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消息,为进一步推进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2018年10月开始,在前期组织全市生态环境部门依托排污许可证对已发证企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的基础上,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对重点行业排污许可事项落实情况开展了抽查。
10月29日,综合生产规模、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行业特点等因素,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房山区环保局组成了联合执法核查组,依托排污许可证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开展执法检查。在执法检查中,执法组一是通过核查企业排污许可的执行报告、自行检测记录等,全面检查企业是否落实排污许可载明事项的要求;二是调取企业的环境管理台账、运行记录等,了解企业的环保管理是否严格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落实;三是实地检查,检测企业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状况、污染物排放情况等,依法查处环境违法问题;四是检查企业是否存在超出排污许可证规定的范围,违规排污。
在执法过程中,由行业专家提供技术支持,以便更加精细、全面地发现企业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督促企业更好的落实环境保护职责。
据介绍,排污许可证是环境保护部门许可企事业单位生产排污过程中排放污染物种类、浓度、排放量、排放去向等事项,载明污染治理设施、环境管理要求等相关内容的主要文书,是企业守法、部门执法、社会监督的重要依据,是排污单位对环保法律法规履行情况的具体体现。
依据排污许可证上载入的内容,环境执法部门可以从基本设备、工艺流程以及产排污节点直至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开展系统全面的检查,真正实现从 “末端执法”到“过程执法”,“单一浓度执法”到“浓度与总量执法并重”的一系列转变,进一步提升了环境执法的精细化水平。
2017年开始,北京市共向火电、造纸、水泥、钢铁、石化等五个行业53家企业发放了排污许可证,各区环保部门已开展了依托排污许可证对已发证企业的检查工作。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表示,下一步,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将陆续抽查火电、造纸、水泥、钢铁行业重点发证企业,组织各区落实排污许可证证后监督执法职责,督促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