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府青街道水畔经典小区,早晚把分类垃圾投放至分类垃圾桶,已经成为居民王琳的一个生活习惯。府青街道作为今年垃圾分类的35个示范街道之一,辖区内生活小区、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均达到100%。在昨日的生活垃圾分类现场工作会上,记者获悉,截至10月底,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已覆盖191万户,分类覆盖率达31%。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生活垃圾分类“前分后混”的问题,截至10月底,成都市35个示范街道已有1500个小区配置了四分类投放设施,累计配备了63辆可回收物运输车、57辆餐橱垃圾运输车和31辆有害垃圾运输车,已完成了车辆标识标志统一工作。同时,今年我市变革了收运模式,在示范街道(镇)居民小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员”工作模式,组建了4200余名的专兼职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员,由身着统一印有“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员”标识的人员进行分类收运,从传统环卫收运模式向“四分类”收运模式转变。全市有2308个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累计覆盖居民191万户,分类覆盖率达31%。
市城管委(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生活垃圾日产量1.65万吨左右,总体上看,我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置面临较大压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将餐厨垃圾、园林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在前端分流,既能缓解目前我市生活垃圾处置压力,也能促进我市垃圾处置企业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促进我市经济朝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转型,助推绿色发展。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