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联网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丹江口试点垃圾分类“月月考”

分类:行业热点 > 国内资讯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7日 10:11    作者:叶相成    文章来源:中国固废网

实行垃圾分类“月月考”,垃圾不再满地“跑”。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丁家营镇二道河村,整个村庄干净整洁。村支部副书记王世成说,通过一年多的垃圾分类试点,村里初步实现房前屋后基本没有零星垃圾、村内基本没有散放垃圾、河塘基本没有漂浮垃圾等6个“基本没有”目标。

在村里,家家户户的菜地一角都有用来沤肥的桶。村民邓江正提着一袋餐余垃圾走向菜地:“过去种菜每年要买二三十斤化肥,自从用餐余垃圾沤肥后,我们家菜园再也没施过化肥。”

据了解,去年丹江口市将丁家营镇二道河村作为垃圾分类试点。接到任务后,村里建立了垃圾治理“1+3+4”模式,即紧扣垃圾源头分类这一个前提,农户对垃圾进行初次分类,保洁员对垃圾进行二次分类;抓实农户(收集)、保洁员和回收员(清运)、村委会(监督)三类主体;按照沤肥垃圾、可回收利用垃圾、建筑垃圾和中转站处置垃圾四类对垃圾进行处理。

为发挥主体作用,村里还分级建立环境卫生半年考核与垃圾分类月考核机制,由村委会对保洁员和农户分别予以实施。

村委会向农户集中发放垃圾收集袋,鼓励农户自行进行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变卖达50元的、农户厨余垃圾入菜地累计达15次以上的,分别给予香皂、洗衣粉、牙膏等奖励。

实施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后,二道河村每月的垃圾清运量大幅减少,每月的清运费从500元减少到200元左右。丁家营镇分管环保工作的张志学说,目前他们正根据二道河村垃圾减量化情况,精准核算每个村庄的垃圾处理量,倒逼各村实行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最终减少全镇垃圾清运与处理费用。

据介绍,2015年以来,丹江口在全市147个村庄建设垃圾资源回收中心152个,每家每户均配置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桶。在此基础上,丹江口市每年拿出专门资金用于发放保洁员工资、支付垃圾处理费用等。

丹江口市农治办副主任夏廷平说,他们正筹划将二道河村垃圾分类经验在丹江口市全域复制,计划到2020年实现丹江口市垃圾分类全覆盖。

特此声明:
1.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 请文章来源方确保投稿文章内容及其附属图片无版权争议问题,如发生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文章来源方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内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