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2
自2020年7月1日起,现有企业要按照《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 2019)要求执行。那么是所有涉及VOCs的企业都要执行这个标准吗? 答:不是。标准对“VOCs物料”进行了定义,即:VOCs质量比大于等于10%的物料,以及有机聚合物材料。使用的原...
2020-06-19
《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环大气〔2019〕53号)中明确提出深入实施VOCs精细化管控,推行“一厂一策”制度。 推行“一厂一策”制度。各地应加强对企业帮扶指导,对本地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企业,组织专家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持,严格把关,指导企业编...
2020-06-17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扬尘”,北京环保宣传中心推出了【扬尘“究”问】系列篇。那么本文就来总结一下,大多数人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吧。 ① 扬尘与PM2.5的关系 我们对扬尘直观的认识就在于“是灰”,也没有错,不过更本质一点的说法,其包含的...
2020-06-17
未来大气污染治理重点 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是臭氧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影响夏季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臭氧的重要前体物。以广东为例,由于今年气温偏高,广东臭氧污染比去年同期出现的偏早、偏多。截止到5月17日,广东全省108城次污染天数中有96城次是由于臭氧...
2020-06-16
6月15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东北、华南、西南、西北、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开展6月下半月(6月16日~30日)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 6月下半月,全国大部地区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局地可能出现中度至重度污染,首要污...
2020-06-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设,汽车和轮船等的保有量的越来越多,移动源已成为很多城市颗粒物PM2.5的首要来源,主要是北京、上海、杭州、济南、广州和深圳等城市。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19)》可知,机动车这一移动源的难点是重型柴油车,对大气中的氮氧化物贡献率达78%。 非道路移动机械...
2020-06-12
初夏已至,与气温一同变热的还有事关臭氧的话题度。 毕竟,继耳熟能详的PM2.5之后,蓝天保卫战再迎“老大难”:异军突起的臭氧已成为夏季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这也让处于决胜之年的蓝天保卫战酝酿出新格局。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即首次针对夏季污染防治开展专项行动,全面推进挥发性有机...
2020-06-11
2020年6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在会议中《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公布。据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生活垃圾处置厂的数量十年间增加了86%,其中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数量增加了303%,焚烧处理量增加了577%,焚烧处理量十年增加5.7倍。 另外,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
2020-06-10
火电厂是我国燃煤发电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所有发电量的80%以上。在此背景下,2015 年 12 月,《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发布,其中要求东部地区超低排放改造任务总体完成时间提前至2017 年前,中部地区力争在 2018 年前基本完成,西部地区在 2020 年前完成。 火电...
2020-06-09
2020年5月1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征求《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VOCs攻坚2020就是今年的VOCs治理市场、监管政策方向的大风向标,大家一定要仔细研读,作为VOCs人,你想要的都在里面。 因《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2020-06-05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开了《2019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其中表明,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在空气质量方面,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0%。根据中国天气网的统计数据显示,空气质量为优良,并且全年天数大于300天的城市,2017为17个,201...
2020-06-05
6月2日,生态环境部向社会正式发布《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9年大气环境质量如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怎样推进的? 1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持续实施重点区域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实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全覆盖,完成散煤治理 700 余万户。实现超低排放...
2020-06-03
臭氧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拦路虎”。 在2020年6月2日,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指出,2019年,全国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占总超标天数的41.8%,仅次于占比45%的PM2.5。 众所周知,到了夏季是臭氧污染问题突出...
2020-06-03
在2020年5月例行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表示,夏季臭氧污染,已成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拦路虎”,与秋冬季PM2.5污染成为挡在我们面前的“两座大山”。 同时,生态环境部也强调,不比谈“氧”色变,因为臭氧平均浓度超过每立方米16...
2020-06-03
6月2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将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肖建军介绍2019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及环境监测,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在回答国内臭氧污染现状、标准和臭氧污染程度划分问题,如下: 柏仇勇:近年来,我...
2020-06-02
6月1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东北、华南、西南、西北、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开展6月上半月(6月1日~15日)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 6月上半月,全国大部扩散条件总体较好,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以臭氧为主。华...
2020-05-30
机动车等移动源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一大主要来源,目前已经成为了北京、上海、杭州、济南、广州和深圳等城市颗粒物PM2.5的首要来源,尤其是重型柴油车。数据显示,重型汽车对大气中的氮氧化物贡献率达78%。 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方开始重视这一污染物,大力推进机动车污染防治政策法规。 在国家层面,生态环境部、工...
2020-05-30
钢铁行业炼焦和烧结产生的硫化物、氮氧化物和烟粉尘等废气相对来说较严重,再加上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多、产污量较大等特点,在“到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钢企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显进展,力争60%左右产能完成改造”的目标推动下,今年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重点就是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工作。 我...
2020-05-29
关于生态环境部印发的《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环大气[2019]53号)要求,重点区域应组织本地VOCs排放量较大的企业开展“一厂一策”方案编制工作,2020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 编制挥发性有机物“一厂一策”,首先要收集企业资料,其次进行现...
2020-05-27
生态环境部近日向媒体公布了2020年4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以下简称“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降尘监测结果。 一、“2+26”城市 4月,“2+26”城市降尘量均值范围在6....
2020-05-25
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提到了多项关于生态环保治理的目标部署。 其中当然也提到了大气污染治理,其中“打好蓝天保卫战,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等是202...
2020-05-22
继秋冬季严控PM2.5之后,夏季也要严控臭氧(O3)了。 5月15日,生态环境部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举行,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从6月开始,环境部将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苏皖鲁豫交界地区、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为重点,组织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监督帮扶工作”。...
2020-05-22
近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9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3%,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下降2%。 同时,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生态环境部例行发布会上也表示,“2019年,推动全国222家钢铁企业启动超低排放改造。” 在大气污染治理上,我国一直坚持&ldq...
2020-05-21
数据显示,臭氧浓度大幅上升,造成全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损失2.3个百分点,2020年1-2月,臭氧浓度同比上升10.2%,尤其是到了夏季,臭氧的浓度会更高。 臭氧浓度不降反升,超标时间也从从5-7月扩展到4-10月,因此成了2020年蓝天保卫战收官之年的攻克重点。 臭氧前体物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
2020-05-20
据了解,截止2020年5月19日为止,2020年31省(区/市)级两会全部结束。在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的背景下,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也成为今年地方两会聚焦重点。 众所周知,2020是蓝天保卫战的收官之年,按照计划,今年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 随着大...
2020-05-18
随着PM2.5治理力度持续加大,全国总体范围内PM2.5年均浓度呈现明显的好转趋势。在2020年蓝天保卫战收官之年,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中指出,升级版的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在制定之中。 现在已经启动了“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制定原则...
2020-05-18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一项新任务,即组织相关学科优秀科学家,集中攻关雾霾形成机理与治理。 至此,全国2000多名专家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个城市、汾渭平原11个城市驻点,58个专家团队在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驻点研究和技术指导。 时至今日,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总理基金项目&mdas...
2020-05-18
PM2.5浓度下降,臭氧浓度明显上升,随着近年来大气污染治理的推进,我国PM2.5得到了进一步的控制,臭氧污染问题凸显。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臭氧浓度同比上升6.5%,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占总超标天数的41.8%。 众所周知,温度越高,臭氧污染越严重,高发时段一般...
2020-05-18
2020年5月15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全国六大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开展5月下半月(5月16日~31日)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 5月下半月,全国大部扩散条件总体一般,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以臭氧为主。前期,北方...
2020-05-15
2020年5月15日上午10点,生态环境部召开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介绍蓝天保卫战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为落实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发布会仍然以视频连线方式召开。 新京...